|
浣溪沙 / 作者:陳允平 |
柳底征鞍花底車。
兩行香淚濕紅襦。
別來鶯燕已春余。
梳洗樓臺愁獨倚,笙歌庭院醉誰扶。
卷簾閑看玉儲胥。
|
|
浣溪沙解釋: 《浣溪沙》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底征鞍花底車。
兩行香淚濕紅襦。
別來鶯燕已春余。
梳洗樓臺愁獨倚,
笙歌庭院醉誰扶。
卷簾閑看玉儲胥。
詩意和賞析:
《浣溪沙》描繪了一幅別離離愁的畫面。詩中通過對景物、情感和意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和離別之苦。
首句“柳底征鞍花底車”,描繪了春天行軍的場景。柳樹下的征馬和花車暗示著將士們出征離別的情景。
接著,“兩行香淚濕紅襦”,表達了詩人和離別的人相擁而泣的場景。紅襦是古代女性的服飾,香淚指的是相思之情,詩人和離別的人都流下了相思的淚水。
然后,“別來鶯燕已春余”,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久遠。鶯燕是春天的象征,離別已經過去了一個春天,時間的流轉讓離別的痛苦更加深刻。
緊接著,“梳洗樓臺愁獨倚”,描寫了詩人孤獨地倚在樓臺上,凝望遠方,感受著離別的憂愁。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思鄉之情。
“笙歌庭院醉誰扶”,描述了酒宴上笙歌歡樂的場景,但詩人卻感到孤獨。這句意味深長,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內心的孤獨。
最后,“卷簾閑看玉儲胥”,以一種冷靜的姿態,詩人靜靜地觀察著玉器儲存的柜子。這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回憶和對離別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痛苦的感受。詩中的意象和意境深遠,表達了離別帶來的無盡憂愁和孤獨,以及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