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飛鵲 / 作者:陳允平 |
秋江際天闊,風雨凄其。
云陰未放晴暉。
歸鴉亂葉更蕭索,砧聲幾處寒衣。
沙頭酒初熟,盡籬邊朱槿,竹外青旗。
潮期尚晚,怕輕離、故故遲遲。
何似醉中先別,容易為分襟,獨抱琴歸。
回首征帆縹緲,津亭寂寞,衰草煙迷。
虹收霽色,漸落霞孤鶩飛齊。
更何時,重與論文渭北,翦燭窗西。
|
|
夜飛鵲解釋: 《夜飛鵲》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允平。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飛鵲
秋江際天闊,
風雨凄其。
云陰未放晴暉。
歸鴉亂葉更蕭索,
砧聲幾處寒衣。
沙頭酒初熟,
盡籬邊朱槿,
竹外青旗。
潮期尚晚,
怕輕離、故故遲遲。
何似醉中先別,
容易為分襟,
獨抱琴歸。
回首征帆縹緲,
津亭寂寞,
衰草煙迷。
虹收霽色,
漸落霞孤鶩飛齊。
更何時,
重與論文渭北,
翦燭窗西。
譯文:
夜里飛翔的鵲鳥
秋天的江面遼闊廣袤,
風雨使人感到凄涼。
云陰未散,陽光未顯現。
歸鴉在亂葉中顯得更加蕭索,
砧聲傳來,幾處人們穿著寒冷的衣衫。
河灘上的酒剛剛釀成,
籬墻邊的朱槿花盡情綻放,
竹林外飄揚著青色的旗幟。
漲潮的時刻還未到來,
我害怕離別,所以故意拖延。
何不像醉酒時,提前離開,
容易分開我們的衣襟,
獨自抱著琴回家。
回首望去,征帆消失得模糊不清,
碼頭亭子寂寞無人,
凋零的草叢被煙霧迷失。
彩虹收起了明亮的顏色,
夕陽漸漸落下,孤鶩齊飛。
不知何時,
再次與你在渭河北岸論文詩詞,
在熄滅的蠟燭旁邊相聚。
詩意和賞析:
《夜飛鵲》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凄涼的畫面。詩中的江面、風雨、云陰等形容詞營造出深秋的陰郁氛圍。歸鴉亂葉、砧聲凄涼,進一步強化了詩中的寂寞和凄涼感。
詩中描繪了自然景觀和人物情感的交融。沙頭酒初熟、籬邊朱槿花、竹外青旗等描寫了自然景物的細節,而怕輕離、故故遲遲則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擔憂和不舍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人提到醉酒時容易分開衣襟,暗示酒后的別離更加困難。他回望征帆,感嘆歸程的迷茫和寂寞。然而,詩末的虹收霽色和孤鶩飛齊,給人以希望和激勵,展示了詩人對未來的堅持和期盼。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他人再次相聚的愿望,渴望與他人共同討論文學藝術,在溫暖的燭光下共享心靈的交流。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象和人物情感為主題,通過描繪凄涼的自然景觀和表達內心的離別之情,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憂傷和對未來的希望。詩詞中運用了形象豐富的描寫和對比手法,給人以深刻的感受。整體上,這首詩詞表達了人們在離別和寂寞中對歸程和未來的期待,以及對情感與心靈交流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