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 / 作者:司空曙 |
香殿留遺影,春朝玉戶開。
羽衣重素幾,珠網儼輕埃。
石自蓬山得,泉經太液來。
柳絲遮綠浪,花粉落青苔。
鏡掩鸞空在,霞消鳳不回。
唯馀古桃樹,傳是上仙栽。
|
|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解釋: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
香殿留遺影,春朝玉戶開。
羽衣重素幾,珠網儼輕埃。
石自蓬山得,泉經太液來。
柳絲遮綠浪,花粉落青苔。
鏡掩鸞空在,霞消鳳不回。
唯馀古桃樹,傳是上仙栽。
中文譯文: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
香殿里留有公主的遺跡,春天的早晨玉門敞開。
羽衣如絲重得何其幾多,珠簾看起來輕如塵埃。
石頭是從蓬山取來的,泉水流經太液而來。
垂柳細絲遮擋著綠色的波浪,花粉灑落在青苔上。
玉鏡掩藏了仙鸞的身影,霞光消散鳳凰卻不再回來。
只有一棵古老的桃樹依然存在,傳說是上仙栽種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唐代司空曙為玉真公主題寫的一首詩篇。詩中描繪了山池院的美景和神秘氛圍,以及公主的溫柔形象。
詩篇以描寫景物的方式進入,首句“香殿留遺影,春朝玉戶開”,以“香殿”和“玉戶”為引子,筆墨簡練地勾勒出山池院的靜謐與莊嚴。接著,“羽衣重素幾,珠網儼輕埃”,形容了公主的輕盈華貴,凸顯了她的威儀和高貴氣質。
接下來幾句描述了山池的自然景觀,石頭是從蓬山取來的,泉水經過太液而來,將神秘感渲染到了極致。垂柳細絲遮擋著綠色的波浪,花粉灑落在青苔上,給詩中的山池增添了一絲柔美和生機。
最后兩句“鏡掩鸞空在,霞消鳳不回。唯馀古桃樹,傳是上仙栽。”新增了一種神秘感。鏡中的鸞鳥被遮掩住,霞光消散了鳳凰也不再回來,只有一棵古老的桃樹,傳說是仙人種下的,暗示了公主仙福永存的傳說和仙侶之間的離別。
這首詩描繪了玉真公主山池院的美景與仙境般的氛圍,通過景物與人物的交融,展現了玉真公主的高貴與仙氣之美,同時也透露出了作者對仙侶離別的留戀之情。整首詩篇以細膩的描摹和隱晦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如晶的感慨與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