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太易上人赴東洛 / 作者:司空曙 |
遙見登山處,青蕪雪后春。
云深岳廟火,寺宿洛陽人。
餌藥將齋折,唯詩與道親。
凡經幾回別,麈尾不離身。
|
|
送太易上人赴東洛解釋: 《送太易上人赴東洛》是唐代詩人司空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遙見登山處,青蕪雪后春。
云深岳廟火,寺宿洛陽人。
餌藥將齋折,唯詩與道親。
凡經幾回別,麈尾不離身。
中文譯文:
遠遠望見登山處,青草在雪后的春天。
云深處岳廟中有火,寺廟中住著洛陽的人。
帶著食物和藥物準備齋戒,只有詩和道才是親密的伴侶。
多少次的離別,麈尾(象征長生的白馬尾巴)始終不離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司空曙送別太易上人前往東洛(即洛陽)的情景。詩人遠遠望見太易上人登山的地方,青草已在雪后的春天中蘇醒。詩中提到云深處岳廟中有火,意味著岳廟中的香火旺盛,顯示出虔誠的信仰氛圍。太易上人在洛陽的寺廟中住宿,這里也是洛陽的人們居住的地方,強調了太易上人與當地人民的關系。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太易上人的行囊,他帶著食物和藥物準備齋戒,這反映出他虔誠的修行態度和對身體的關照。然而,與食物和藥物相比,詩和道對他來說更為親近和重要。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太易上人多次離別的感慨。麈尾是一種象征長生和祥瑞的白馬尾巴,詩中表示太易上人始終將麈尾佩戴在身邊,象征他對長生和道的追求永不停息。
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太易上人的修行生活和對詩與道的鐘愛。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太易上人的行囊,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對修行道路的思考。這首詩詞充滿了禪意和哲思,展示了唐代詩人的精神追求和對道教思想的崇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