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興 / 作者:司空曙 |
月沒遼城暗出師,雙龍金角曉天悲。
黃塵滿目隨風散,不認將軍燕尾旗。
|
|
雜興解釋: 《雜興》是唐代詩人司空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雜興》
月已經下山,遼城變得一片漆黑,將軍悄然出征,
雙龍旗幟上的金角在黎明時分映襯著天空,令人悲傷。
黃色的塵土四處飛揚,遍布視野,隨風飄散,
我不再認得將軍的燕尾旗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將軍在黎明時分出征的場景。月亮已經落下,城市陷入黑暗,將軍悄悄地帶領軍隊出發。黎明時分,陽光透過云層,照耀在將軍旗幟的金色角上,展現出凄涼的氣氛。黃色的塵土在空中飛舞,遮蔽了視線,將軍的燕尾旗幟已經不再清晰可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凄涼壯麗的出征場景。詩人通過對月亮、遼城、將軍旗幟和黃塵的描繪,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和人類的悲哀。月亮的消失象征著黑暗和不確定性,遼城的昏暗增加了出征的隱秘性。將軍旗幟上的金角在黎明時分映襯著天空,顯露出悲傷的氣氛,暗示了將軍和軍隊面臨的困境和艱難。黃塵的飛揚象征著戰爭的腥風血雨,將軍的燕尾旗幟已經被混亂的局勢所掩蓋,不再具有明顯的象征意義。
整首詩意境凄涼,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戰爭的慘烈和將軍出征的孤獨。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深沉而悲涼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無奈。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象和情感表達,展示了唐代詩歌的魅力和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