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日 / 作者:司空曙 |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
|
立秋日解釋: 《立秋日》是唐代詩人司空曙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立秋時節(jié)的景象和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立秋時節(jié)的變化和感受,展示了唐代人們對自然環(huán)境的細膩觀察和對季節(jié)轉(zhuǎn)折的感慨。
詩的開篇寫道:“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律”指的是天象的變化,表示氣候逐漸轉(zhuǎn)入秋天,而人們的情緒也因此變得蕭條而初露秋意。
接下來的兩句“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描繪了花朵逐漸凋謝,蓮花枯萎,樹葉開始稀疏的景象,暗示著秋天的漸近。
下一句“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表達了秋天的天空明凈,白日無云,清風吹來仿佛余露滋潤的感覺。這里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遞了寧靜、涼爽的秋日氛圍。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這兩句表現(xiàn)了人們躲避炎熱的意愿,卷起簾子,讓涼風隨之進入,用扇子迎著涼風,將夏日的余熱驅(qū)散。
接下來的兩句“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描繪了草地上燕子翩翩起舞的景象,水面上的波浪漸漸平靜,魚兒在水中若隱若現(xiàn)。這里通過對動物行為的描寫,突出了秋天的寧靜和生機。
最后兩句“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表達了詩人在立秋這一天心情的轉(zhuǎn)折。他認為在這樣的美好時光里,放松心情,騎馬游覽風景,寫作作賦,能夠產(chǎn)生怎樣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興趣呢?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立秋景象的感悟,表達了詩人對季節(jié)變遷和自然美的贊嘆,同時也抒發(fā)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