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谷口道士 / 作者:司空曙 |
一見林中客,閑知州縣勞。
白云秋色遠,蒼嶺夕陽高。
自說名因石,誰逢手種桃。
丹經(jīng)倘相授,何用戀青袍。
|
|
遇谷口道士解釋: 《遇谷口道士》是唐代詩人司空曙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見林中客,閑知州縣勞。
白云秋色遠,蒼嶺夕陽高。
自說名因石,誰逢手種桃。
丹經(jīng)倘相授,何用戀青袍。
詩意:
詩人在山林中遇到了一位道士,兩人閑聊時,詩人了解到道士才情隱遁,不問世事的辛勞。白云籠罩著遠方秋色,蒼山在夕陽下顯得更加高遠。道士自述了他得名于石頭的故事,而詩人則向道士詢問種植桃樹的技巧。如果道士能夠傳授給他丹書鐵卷(指修煉仙術的秘籍),那么詩人又何必留戀于官袍的榮耀呢?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與一位道士的相遇,通過對話展現(xiàn)了詩人對于閑逸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白云、秋色和夕陽,營造出一種寧靜、高遠的山林氛圍。詩人通過對話表達了自己對道士隱士生活的向往,認為道士舍棄名利、追求修行的境界更加令人向往。詩中道士自述的名字來源于石頭,展示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形象,而詩人則希望能夠從道士那里學到修煉仙術的秘籍,進一步追求超越塵世的境界。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由自在、超脫塵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于修煉和追求內(nèi)心境界的渴望。通過景物描寫和對話交流,詩人通過道士這個形象展示了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理想境界,以及對于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