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寄友人 / 作者:蘇軾 |
柳條風暖會吟時,林下池邊屐齒移。
別後過從更疏懶,暮蟬嘹亂不勝悲。
|
|
秋日寄友人解釋:
《秋日寄友人》是蘇軾的一首詩詞,讓我為您分析一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柳條風暖會吟時,
林下池邊屐齒移。
別后過從更疏懶,
暮蟬嘹亂不勝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的景色,并寄托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的開頭寫道:“柳條風暖會吟時”,意味著秋日的柳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作者正處于一個可以吟詠詩篇的時刻。這里的“會吟時”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詩意的把握和啟發的情感。
接著,詩中出現了“林下池邊屐齒移”的描寫。這句話描述了作者在林邊的池塘旁散步,腳下的木屐在行走中發出聲響。這一描寫給人一種恬靜、寧謐的氛圍,與秋日的景色相得益彰。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別后過從更疏懶,暮蟬嘹亂不勝悲”表達了作者對與友人的分離的思念之情。友人離別后,彼此的交往變得疏遠,更加懶散。這種疏離引起了作者的悲傷,暮蟬的嘶鳴聲亂七八糟地傳入耳中,使他的悲傷加重。這里的“暮蟬嘹亂不勝悲”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來表達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傷。
整首詩以描寫秋日景物為主線,通過表達作者與友人之間的離別和思念,融入了對自然的感慨和情感的抒發。這種抒發情感的方式是蘇軾詩詞的特點之一,他常常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