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夜直金鑾殿承旨 / 作者:李紳 |
月當銀漢玉繩低,深聽簫韶碧落齊。
門壓紫垣高綺樹,閣連青瑣近丹梯。
墨宣外渥催飛詔,草布深恩促換題。
明日獨歸花路遠,可憐人世隔云霓。
|
|
憶夜直金鑾殿承旨解釋: 憶夜直金鑾殿承旨
月當銀漢玉繩低,深聽簫韶碧落齊。
門壓紫垣高綺樹,閣連青瑣近丹梯。
墨宣外渥催飛詔,草布深恩促換題。
明日獨歸花路遠,可憐人世隔云霓。
詩詞中文譯文:
深夜時分,月亮高懸,像是銀河的玉繩低垂;
靜默中聆聽簫聲婉轉,碧空中的星辰齊整。
門前紫色的園墻壓得很高,綺麗的樹木連綿不斷;
樓閣靠近翠綠的瑣窗,接近丹梯的樓梯。
皇帝在內宣布密旨,命令迅速傳達;
深情厚意促使頌詩更新。
明日獨自返回,花路漫漫遙遠,可憐世間距離天空遙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金鑾殿直直承旨大臣時的回憶和感慨。整首詩以月亮高懸的夜晚為背景,通過描繪殿內和園中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對權力和珍貴的遺憾和感嘆。
首先,詩中描繪了金鑾殿的凝重莊嚴,門壓紫垣、高綺樹等描繪出殿宇之壯麗,表達了作者作為一名官員的自豪感。然而,詩中也暗示了權力之間的隔閡和局限性,門壓住了紫垣,官員們的身份被固定在宮中,無法自由進出。青瑣近丹梯也強調了近乎封閉的環境,進一步點明了權力的限制。
其次,詩中提到了皇帝的密旨,以及作者被賦予的創作任務。墨宣外渥催飛詔、草布深恩促換題,皇帝借助文官的筆觸,傳達自己的心聲,同時也限定了文官的創作范圍。這一段表達了作者對權力的雙重感受,一方面是對皇帝恩寵的感激,另一方面也是對自由創作的渴望和遺憾。
最后,詩的結尾明示了作者的離別和遠行,明日獨歸花路遠。作者獨自返回時,感嘆人世與天空的遙遠隔膜,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對天空的向往。整首詩以回憶的方式反映了作者對權力的復雜感受,同時也借此抒發了對自由和理想世界的思念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