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花后游慈恩寺 / 作者:施肩吾 |
世事知難了,應須問苦空。
羞將看花眼,來入梵王宮。
|
|
觀花后游慈恩寺解釋: 《觀花后游慈恩寺》是唐代詩人施肩吾創(chuàng)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世事知難了,應須問苦空。
羞將看花眼,來入梵王宮。
詩意:
這首詩以游覽慈恩寺為背景,表達了一種對人世間事物的領悟和對佛教思想的追求。詩人認識到世間的事情并不容易理解,他認為人們應該探索生命的無常和苦空之理。同時,詩人也有些羞愧地承認自己曾經過于陶醉于花的美景,現(xiàn)在他決心要進入佛教的殿堂,尋求更高層次的心靈體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首兩句"世事知難了,應須問苦空",表達了對人生復雜性的認識,詩人意識到理解世間萬物的困難。"世事知難了"表明了詩人對人世間的事情有所領悟,感嘆人生的艱難和復雜。"應須問苦空"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思想的傾向,鼓勵人們去探索生命的本質和世間萬物的空性。
接下來的兩句"羞將看花眼,來入梵王宮",則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曾經過于沉迷于花的美景而感到些許羞愧。"羞將看花眼"表明詩人在欣賞花的美景時感到一絲羞愧,意味著他認識到自己曾經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表面的事物上。"來入梵王宮"則是詩人決心追求更高層次的心靈境界,進入佛教的殿堂,尋求真正的內心寧靜和智慧。
整首詩以簡短而有力的語言,傳遞了詩人對人生和人世間事物的思考和領悟,同時展示了對佛教思想的追求。通過與花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外在世界的超越,尋求內心的寧靜和智慧。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詩意和簡練的表達方式,展示了唐代詩人施肩吾的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