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中遇寒食 / 作者:施肩吾 |
去歲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鏡湖西。
信知天地心不易,還有子規依舊啼。
|
|
越中遇寒食解釋: 《越中遇寒食》是唐代詩人施肩吾所作,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越中地區的寒食節的景象。
越中,指的是今天的浙江省一帶地區。霅溪口和鏡湖是具體地名,分別位于越州(今紹興市)和湖州(今湖州市)。去年清明時,詩人在浙江的霅溪口,經歷了一場春雨,而今年的寒食節,詩人則在湖州的鏡湖西,天空比較陰冷。
詩人通過描繪兩年間的天氣變化,表達了天地萬物的無常。他在兩個不同的地點,分別感受到了春雨和寒冷,這讓他感嘆天地之間的變化并不容易被人們察覺。詩人還借助于子規的鳴叫來表示時間的流轉。子規是一種鳥,它的鳴叫聲在中國文學中常用來象征春天的到來。詩人認為子規的鳴叫仍然是昔日的聲音,這說明時間的流轉讓詩人感到驚訝和思考。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天地萬物變遷的思考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和鳥鳴聲,詩人傳達了對時間和命運的敏感觸覺。他提醒人們應該珍惜時光,體會自然界萬物的變幻,以及時間帶來的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