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 / 作者:施肩吾 |
云水千重繞洞門,獨歸何處是桃源。
仙方不用隨身去,留與人間老子孫。
班藤為杖草為衣,萬壑千峰獨自歸。
縱令相憶誰相報,桂樹巖邊人信稀。
|
|
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解釋: 《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是唐代詩人施肩吾所作,共分為兩首。以下是第一首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水千重繞洞門,
獨歸何處是桃源。
仙方不用隨身去,
留與人間老子孫。
班藤為杖草為衣,
萬壑千峰獨自歸。
縱令相憶誰相報,
桂樹巖邊人信稀。
詩意:
詩人送絕塵子歸隱,描述了絕塵子的歸隱之地的美景,以及絕塵子選擇留下一份仙方于人間的決定。詩人自己孤身一人回到了世間,用班藤為杖,草為衣,穿過萬壑千峰,回到塵世間。最后表達了彼此難相認的遺憾之情。
賞析:
詩人施肩吾在《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中通過描繪絕塵子歸隱之地的風景和仙方的留于人間,表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絕塵子的敬佩之情。詩中的“云水千重繞洞門”,形象地描繪了絕塵子的隱居之地,給人以神秘、仙境的感覺。在詩人“班藤為杖草為衣,萬壑千峰獨自歸”的描寫中,更是表現了詩人對于歸隱生活的向往,也表達了對絕塵子的羨慕和敬佩之情。最后一句“桂樹巖邊人信稀”,則表達了對彼此難相認的遺憾之情。
整首詩以簡約的筆法,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對歸隱者的敬佩之情,以及對彼此難相認的遺憾之情。整首詩意境高遠,情感真摯,是一篇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唐詩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