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喜靜和子見訪 / 作者:施肩吾 |
絕壁深溪無四鄰,每逢猿鶴即相親。
小奴驚出垂藤下,山犬今朝吠一人。
|
|
山中喜靜和子見訪解釋: 《山中喜靜和子見訪》是唐代詩人施肩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中靜謐無人煙,
猿鶴相親樂意間。
小奴驚起垂藤下,
山犬今朝吠獨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山中的寧靜和與自然相處的情景。山中絕壁深溪,四周無鄰,遠離喧囂的塵世。每當猿猴和鶴鳥出現,它們都與作者親近,給他帶來歡樂。突然,一個小仆人驚嚇到了垂下藤蔓的地方,山中的狗今天早晨叫了一聲,似乎只為了喚醒一個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中寧靜的景象,表現了作者與自然的親近和共鳴。山中的絕壁深溪被描述為與世隔絕的地方,沒有鄰居,只有大自然的聲音和生物的存在。猿猴和鶴鳥是山中常見的動物,它們與作者成為了朋友,彼此親近。這種與自然界的親密聯系使作者感到快樂和滿足。
然而,詩的結尾出現了一個小仆人驚嚇到垂藤下的情節,山中的狗也吠叫了一聲。這似乎提醒讀者,盡管山中寧靜,但仍有外界的干擾和突發事件。作者可能通過這一情節,表達了山中的寧靜與外界的喧囂之間的對比。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山中的寧靜和與自然的和諧。通過描繪山中的景色和生物,以及突如其來的小插曲,作者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靜而有趣的山中世界。這首詩詞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寫和意境,展示了唐代山水詩的特點,給人以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