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醉道士 / 作者:施肩吾 |
霞帔尋常帶酒眠,路傍疑是酒中仙。
醉來不住人家宿,多向遠山松月邊。
|
|
遇醉道士解釋: 《遇醉道士》是唐代詩人施肩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霞帔尋常帶酒眠,
路傍疑是酒中仙。
醉來不住人家宿,
多向遠山松月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施肩吾與一位醉酒的道士相遇的情景。詩人在路邊看到道士,他穿著普通的紅色道袍,似乎是帶著酒醉入眠。詩人由于道士的仙風道骨,產生了疑惑,覺得他可能是來自酒的仙境。然而,醉酒之后的道士不會在別人家中過夜,而是經常在遠山松林下度過月夜。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路上遇到醉酒道士的一幕,通過對道士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想象和感受。首句"霞帔尋常帶酒眠",用簡潔的詞語勾勒出道士的形象,他穿著普通的紅色道袍,似乎帶著酒醉入眠。第二句"路傍疑是酒中仙",以疑問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對道士身份的猜測,將其與仙境聯系起來,給人以神秘感。第三句"醉來不住人家宿",表達了道士不在別人家中過夜的習慣,突出了他與塵世的疏離感。最后一句"多向遠山松月邊",描繪了道士常常選擇在遠山松林下度過月夜,強調了他與自然的親近和追求高遠境界的心態。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道士形象的想象和感受,傳遞了對仙境和遠山松月的向往。同時,詩中的醉酒道士也象征著一種超脫塵俗的境界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態度,與唐代文人士大夫對于自由和遠離世俗的追求相契合。整首詩意境清新,意境深遠,給人以哲理思考和意境遐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