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 / 作者:駱賓王 |
斂容辭豹尾,緘恨度龍鱗。
金鈿明漢月,玉箸染胡塵。
古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唯有清笳曲,時聞芳樹春。
|
|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解釋: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駱賓王。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收斂容顏,告別豹尾。滿懷憤恨,度過龍鱗關。金鈿明亮如漢月,玉箸沾染胡塵。古鏡倒映菱花陰暗,憂愁的眉毛皺起,像柳樹葉子一樣。唯有清脆的笳聲,時常傳來,像是芳草叢生的春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王昭君的境遇和內心感受。王昭君是西漢時期的美女,因政治因素被迫與匈奴和親,背離了自己的國家和家庭。詩中的斂容辭豹尾和緘恨度龍鱗,描述了她在遠嫁匈奴的過程中的無奈和辛酸。金鈿明漢月和玉箸染胡塵,表達了她的寂寞和與匈奴生活的不適應。古鏡菱花暗和愁眉柳葉顰,描繪了她在異國他鄉中的憂愁和痛苦。最后的清笳曲和芳樹春,代表了她對故國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精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傳達出王昭君被迫遠嫁匈奴所帶來的悲傷和苦悶。作者通過詩詞中的對比和對細節的刻畫,展現了王昭君的內心世界。金鈿明漢月和玉箸染胡塵,形容了王昭君在異國他鄉的落寞和無奈。古鏡菱花暗和愁眉柳葉顰,描繪了她在異國的憂愁和思鄉之情。然而,詩的最后一句唯有清笳曲,時聞芳樹春表達了王昭君對故國的思念,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現了她堅強的品質和對未來的希望。這首詩以簡短凝練的文字描繪了王昭君心境的變化,情感真摯而深刻,表達出了女子被迫遠嫁時的痛苦和對故國的牽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