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送尹大赴京 / 作者:駱賓王 |
掛瓢余隱舜,負鼎爾干湯。
竹葉離樽滿,桃花別路長。
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
素書如可嗣,幽谷佇賓行。
|
|
秋日送尹大赴京解釋: 秋日送尹大赴京
掛瓢余隱舜,負鼎爾干湯。
竹葉離樽滿,桃花別路長。
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
素書如可嗣,幽谷佇賓行。
中文譯文:
我送尹大去京城,
像烏鴉扁舟隱居在島上,
像爾干努力建立夏代時,
竹葉滿滿地離開樽上,
像桃花在別離的路上綿長。
低垂的河水中秋色凝重,
寒光中抱著落月的閃爍。
素書若能傳承下去,
在幽谷里久久地等候伴行。
詩意和賞析:
《秋日送尹大赴京》是唐代駱賓王創作的一首詩。詩人以自然景物和古代傳說為基調,描繪了秋日離別的情景,表達了對朋友遠行的祝福和期待,同時也蘊含了對文化傳承的思考。
首句的“掛瓢余隱舜,負鼎爾干湯”句中,隱喻詩人的朋友離去,如同傳說中的舜帝和爾干般,都是追求理想的英雄人物。
接下來的兩句“竹葉離樽滿,桃花別路長”,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離別的憂傷與漫長,暗示了時間過程的延長與不可逆轉。
下半聯的“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則以寥廓的景色和季節暗示詩人的內心情感。低河和秋色交相輝映,折射出詩人內心深沉的離愁別緒。落月抱寒光,揭示了離別帶來的寒冷和孤獨。
最后一句“素書如可嗣,幽谷佇賓行”則直接表達了詩人對于文化傳承的思考。素書指古代文獻,詩人希望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能夠傳承下去,同時用“幽谷佇賓行”來暗示他本人也像在幽谷中等候著友人的歸來。
整首詩以離別情感為主線,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深入展現了秋日離別的憂傷和孤獨,同時融入了對于文化傳承的思考,表達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