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贈孫公素 / 作者:蘇軾 |
披扇當年笑溫嶠,握刀晚歲戰劉郎。
不須戚戚如馮衍,便與時時說李陽。
|
|
戲贈孫公素解釋:
《戲贈孫公素》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披扇當年笑溫嶠,
握刀晚歲戰劉郎。
不須戚戚如馮衍,
便與時時說李陽。
詩意:
這首詩以戲謔的口吻,向孫公素表達了作者蘇軾對他的贊賞和敬意。孫公素是蘇軾的友人,他年輕時在溫嶠的一次比賽中披著扇子,引起了輕松歡快的笑聲。而晚年時,他又握刀參與了對劉郎的戰斗。蘇軾在詩中表達了對孫公素的佩服,認為他不需要像馮衍那樣憂慮和擔心,因為他和李陽一樣能夠應對時代的變化。
賞析:
這首詩詞以輕松幽默的方式贊美了孫公素。首句“披扇當年笑溫嶠”,描述了孫公素年輕時在溫嶠的一次比賽中披著扇子,引起了歡笑。這句話通過溫嶠和披扇的形象描繪,展示了孫公素年輕時的豪情和無拘束的氣質。第二句“握刀晚歲戰劉郎”,則描繪了孫公素晚年時握刀參與戰斗的情景,表現了他的勇氣和決心。整個詩句通過對孫公素年輕時和晚年時的對比,展示了他的成長和變化。
接下來的兩句“不須戚戚如馮衍,便與時時說李陽”,表達了作者對孫公素的贊賞和敬意。馮衍和李陽都是當時的名士,而詩中作者認為孫公素不需要像馮衍那樣憂慮和擔心,他能夠與時俱進、應對時代的變化,和李陽一樣可以交流和討論。這種輕松的態度和自信展示了孫公素的膽識和智慧。
整首詩以幽默戲謔的語氣,展現了孫公素的風采和才華。通過對孫公素年輕時和晚年時的描繪,詩詞傳遞了成長、變化和時代的主題。同時,作者蘇軾對孫公素的贊賞也體現了友情和社交關系在宋代文人圈中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