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二首 / 作者:杜甫 |
久雨巫山暗,新晴錦繡文。
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云。
竟日鶯相和,摩霄鶴數群。
野花干更落,風處急紛紛。
啼烏爭引子,鳴鶴不歸林。
下食遭泥去,高飛恨久陰。
雨聲沖塞盡,日氣射江深。
回首周南客,驅馳魏闕心。
|
|
晴二首解釋:
晴二首
久雨巫山暗,新晴錦繡文。
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云。
竟日鶯相和,摩霄鶴數群。
野花干更落,風處急紛紛。
啼烏爭引子,鳴鶴不歸林。
下食遭泥去,高飛恨久陰。
雨聲沖塞盡,日氣射江深。
回首周南客,驅馳魏闕心。
中文譯文:
久雨連綿,巫山在云霧的籠罩下看不見;
天氣晴朗,大地上的景色如錦繡般美麗。
湖水如碧,映襯著湖邊的青草;
東海上的云朵如紅色的綢緞一般絢麗。
整日里黃鶯相互和鳴,長空中白鶴成群飛翔;
野花枯萎凋零,風吹處揚起一片片紛飛的花瓣。
啼鴉們爭相引吭高歌,鶴兒們卻不回到林間;
下食的小鳥被泥土掩埋,高飛的鳥兒因天氣久陰而懊惱。
雨聲從山塞中沖刷而過,陽光的熱量射入江水深處;
回首望眼的周南客,心中充滿了對家園的思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從長時間的雨天過渡到晴朗天氣后的景象,通過對巫山、湖外草、海東云等自然現象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與變幻。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長時間的雨天導致巫山被云霧籠罩,看不到其真實的樣貌。而當陽光再度出現,大地上的景色如錦繡般絢麗。這種自然景觀的轉變,凸顯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感嘆。
接著,詩人通過描寫湖外草和海東云的顏色,展示了大自然中的色彩豐富和多樣性。碧色的湖水映襯著綠草,紅色的云朵則懸浮在東海上,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詩的后兩句則描繪了在晴朗天氣中鳥兒的活動。黃鶯們整日相互和鳴,白鶴們在天空中成群飛翔。然而,野花卻在風中凋落,象征著花季的結束。這種對自然中事物的描述,反映出生命的脆弱和變幻無常。
接下來,詩人描寫了啼鴉們和鶴兒們的行為不同。啼鴉們爭相引吭高歌,而鶴兒們卻不回到林間。這種形象的對比,可能暗示著不同生物對自然環境的不同適應和反應。
下食的小鳥被泥土掩埋,高飛的鳥兒因長時間陰天而感到苦悶,將人們對于逆境和困難的感受反映了出來。
最后兩句詩將注意力轉向了詩人自己。雨聲沖刷掉了山間的障礙,陽光透過深深的江水,射入了江水當中。這種描寫有可能是詩人對于寶寶家鄉周南的思念和眺望。
整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并聯系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大自然美麗和變幻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