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照 / 作者:杜甫 |
返照開巫峽,寒空半有無。
已低魚復暗,不盡白鹽孤。
荻岸如秋水,松門似畫圖。
牛羊識僮仆,既夕應傳呼。
|
|
返照解釋:
《返照》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描繪了華麗的巫峽山谷夕陽的景色,并融合了作者對世界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慨。
中文譯文:
夕陽倒映在巫峽開闊的河谷里,
寒冷的空氣中一半有光一半無。
太陽已經下沉,魚兒再也看不清,
白咸的鹽場也看不見邊際。
茂盛的葦岸像秋天的清水般明亮,
松門仿佛是畫卷上的景色。
牛羊辨認出仆人,
晚上傳呼的時候也會回家。
詩意和賞析:
《返照》描繪了落日余暉中巫峽山谷的壯麗景色。通過描寫夕陽倒映在河谷中,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之美的贊嘆。夕陽倒映的光影交錯,形成半明半暗的效果,展示了山谷的廣袤遼闊和世界的復雜多變。詩中提到的魚兒再也看不清和白咸的鹽場看不見邊際,暗示了自然景觀中的無限奧妙。接著,詩人以秋水和畫圖比喻葦岸和松門,刻畫了山谷中的景色如畫般美麗。最后,詩人提到牛羊能夠識別仆人,并表示晚上傳呼時也會回家,暗示了生活的規律和溫馨。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境景的展示,傳達了作者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自然、人性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家庭溫暖的向往,營造了一種思想境界。整體而言,這首詩以其美麗的形象和雋永的意境,展示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