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笛(一作李益詩) / 作者:戎昱 |
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
愁人不愿聽,自到枕前來。
風起塞云斷,夜深關月開。
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
|
|
聞笛(一作李益詩)解釋: 《聞笛(一作李益詩)》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作者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了遠處笛聲的悠揚,引發了他對家鄉、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深切思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
愁人不愿聽,自到枕前來。
風起塞云斷,夜深關月開。
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夜晚的笛聲,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歸鄉的思念之情。夜晚的笛聲在寧靜的夜空中回蕩,喚起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同時也讓他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盡管笛聲悠揚動人,但愁苦的人們卻不愿去聆聽,只有在他們的愁思之中,笛聲自然地飄蕩到了他們的枕前。風起時,塞外的云彩被吹散,夜深時,城關的明月也悄然升起。而在黎明時分,詩人卻獨自感到憂傷,周圍的梅花也飄落殆盡,勾畫出時光逝去和離愁的畫面。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在夜晚聽到笛聲時的情感體驗。通過夜色、笛聲、風起等自然元素的描繪,詩人成功地傳達了自己對歸鄉和離別的思念之情。在詩的結構上,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抒發情感的手法,通過幾個描寫環節將情感渲染得淋漓盡致。詩中情感層層遞進,最終將讀者引向了一個深沉而內省的境界。
此詩與唐代李益的《夜泊牛渚懷古》有一定的共鳴,都是通過夜晚的景象抒發對過去和故鄉的思戀之情。通過笛聲、月色等意象的交織,使整首詩充滿了濃厚的離愁別緒。戎昱在這首詩中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使人對詩人的內心體驗產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