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梁淑 / 作者:戎昱 |
長憶江頭執別時,論文未有不相思。
雁過經秋無尺素,人來終日見新詩。
心思食檗何由展,家似流萍任所之。
悔學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征師。
|
|
寄梁淑解釋: 《寄梁淑》
長憶江頭執別時,
論文未有不相思。
雁過經秋無尺素,
人來終日見新詩。
心思食檗何由展,
家似流萍任所之。
悔學秦人南避地,
武陵原上又征師。
中文譯文:
長久回憶江頭的離別時刻,
論及文書還是不能不思念。
雁經過一整個秋天都沒有尺素(即白色的羽毛),
人來了,整日看見新的詩作。
心思如同食檗,無從展露出來,
家和流萍一樣,任意飄蕩。
后悔學習秦人,南避世外之地,
又被征召到武陵原上作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戎昱寫給梁淑的寄語。詩人回憶起與梁淑的離別時刻,他們之間的相思情愫無論何時何地都無法遺忘。詩中的雁象征著季節的變遷,但即使經過了整個秋天,也沒有看到白色的雁羽,反映出詩人內心的沉郁與無奈。而當有人來到他身邊時,他每天都能看到新的詩作,顯示出詩人對文學的熱愛和創作的無盡欲望。然而,詩人的心思無法展露出來,就像食檗一樣無處留下痕跡。他的家就像流萍一樣漂泊無定,無法安頓下來。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為學習南避世事后的悔恨,他又被征召到武陵原上作戰,被束縛在戰亂之中。整首詩表達了詩人離散思鄉、渴望釋放內心情感的無奈和苦悶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