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岑郎中 / 作者:戎昱 |
童年未解讀書時,誦得郎中數首詩。
四海煙塵猶隔闊,十年魂夢每相隨。
雖披云霧逢迎疾,已恨趨風拜德遲。
天下無人鑒詩句,不尋詩伯重尋誰。
|
|
贈岑郎中解釋: 《贈岑郎中》是唐代戎昱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童年未解讀書時,我背誦了郎中的數首詩。
盡管四海煙塵仍然遙遠,但過去的十年中,我的思魂常常與他相伴。
雖然我克服了種種困難,披荊斬棘,但我對他的崇敬之情仍然遲遲未能及時表達。
盡管我已經厭倦了為名聲追逐,但我卻仍然深感自己的進步遠遠不足。
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一個人能夠真正欣賞我的詩句,我不再去尋找什么“詩伯”,因為他的重要性已經超越了其他所有人。
詩意:
《贈岑郎中》表達了詩人戎昱對于他童年時代讀詩背誦的情感,以及他對一位郎中(古代官職)的崇敬之情。詩人通過自己的成長歷程,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對過去時光的追憶以及對人生價值的思考。詩中充滿了自省和感慨,同時也暗示了對于追求名聲與榮譽的矛盾心態。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詩才的自信,卻也流露出對于沒有真正賞識自己的人們的失望,從而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對于真正理解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戎昱內心的多種情感,如對童年時光的懷念、對成長和時間流逝的感慨、對詩人自身才華的自信以及對于世人不理解的憤懣。詩人以深沉的情感描繪了自己在少年時期讀詩的情景,通過“童年未解讀書時”這句來回溯自己的成長經歷,體現了對過去時光的情感聯系。
詩中的“四海煙塵猶隔闊,十年魂夢每相隨”表達了詩人對于時空距離的感受,雖然時光流逝,但他的思念仍然與往昔相伴。而“雖披云霧逢迎疾,已恨趨風拜德遲”則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追求名聲和成就的努力,但卻感到自己的成就遠遠不夠,同時也暗示了他對于時機把握的遺憾。
最后兩句“天下無人鑒詩句,不尋詩伯重尋誰”表達了詩人的自信和失望。詩人自信地認為自己的詩才是難以被世人所理解和鑒賞的,暗示了自己的獨特和超越。然而,他也感到無人真正能夠欣賞他的詩句,從而流露出孤獨和失望。整首詩通過自我反省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意義和自我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