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 / 作者:宋之問 |
幽郊昨夜陰風斷,頓覺朝來陽吹暖。
涇水橋南柳欲黃,杜陵城北花應滿。
長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茲一望歸。
聞道凱旋乘騎入,看君走馬見芳菲。
|
|
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解釋: 中文譯文:
《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
昨夜軍中幽郊地,陰風減弱暖陽起。涇水橋南柳漸黃,杜陵城北花開滿。長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高遠眺回。聽聞將士凱旋歸,看你騎馬賞芳菲。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宋之問寫給房明府的贈詩。詩中描繪了軍營中的景象和明亮的晨曦,以及春天鮮花綻放的美景。作者思念著長安的春天和將士們的凱旋,期待著明府的歸來,向他展示芬芳的春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富有詩意的春景,通過描寫軍中和城市的景象來表達對遠離長安的明府的思念之情。詩中用對比的手法展示了凄涼的幽郊與明媚的早晨,陰冷的風和溫暖的陽光。同時,作者也通過描述涇水橋南的柳樹漸漸變黃,和杜陵城北的花朵盛開之景,展示了春天的繁榮與美麗。
詩中還抒發(fā)了對長安的思念和對將士的歡迎之情。長安象征著繁華與安樂,作者思念著辛苦千里迢迢在外的明府,希望他能早日歸來。而將士們凱旋的消息也傳來,作者期待著他們馬上迎接春天的到來,欣賞繁花盛開的美景。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自然景物和人們的情感相結合,展示出春天的美好與人們對歸鄉(xiāng)、和平的渴望。這首詩展示了唐代士人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情感的表達能力,以及對和平與繁榮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