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蠻洞 / 作者:宋之問 |
越嶺千重合,蠻溪十里斜。
竹迷樵子徑,萍匝釣人家。
林暗交楓葉,園香覆橘花。
誰憐在荒外,孤賞足云霞。
|
|
過蠻洞解釋: 《過蠻洞》是唐代宋之問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述了詩人越過重重嶺巒,來到蠻洞一帶的景色。
中文譯文:
越過千重嶺,蠻洞蜿蜒繞。
竹林迷了樵子的小徑,水面鋪滿著浮萍,釣人的房舍。
濃密的林木間,交錯著楓樹葉,果園里飄散著橘花香。
在荒涼的外界,誰能懂得孤獨的欣賞,足夠暢游在云霞之間。
詩意:
詩人通過描繪蠻洞的景色,展現了一個幽靜、荒涼卻又有一種獨特美感的環境。重重嶺巒為蠻洞帶來一種隱蔽感,使之顯得異常清幽。竹林、瓊碧交織,水面上漂泊著浮萍,釣人的房舍坐落其中,形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天地。林間的楓葉與果園的橘花共同勾勒出美麗而寧靜的圖景。詩人在這樣的景色中自得其樂,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情趣,但同時也表現出一份孤獨與無人理解的悲傷。
賞析:
《過蠻洞》以其簡樸的語言和深入的意境,傳遞了一種寂靜、單純的美。詩中的景色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來,分別是“越嶺千重合”、“蠻溪十里斜”、“竹迷樵子徑”、“萍匝釣人家”、“林暗交楓葉”、“園香覆橘花”,形成了一幅質樸而又生動的畫卷。詩人通過這幅畫卷,表達了對莊嚴、孤獨、高潔的追求,通過與自然融為一體,尋找內心的寧靜與追求真理的志向。整首詩以其含蓄的語言、清新的意境,表達出一種孤獨而又深遠的情感,喚起讀者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心靈的震撼。
該詩把蠻洞的美景和詩人內心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和他深沉的思想境界。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傳達了對孤獨的感悟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整首詩以其簡潔優美、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讓讀者沉浸在詩人獨特的感受與思考之中,引發共鳴,體味人生的哲理和世間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