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清遠峽山寺 / 作者:宋之問 |
香岫懸金剎,飛泉屆石門。
空山唯習靜,中夜寂無喧。
說法初聞鳥,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塵市,何異武陵源。
|
|
宿清遠峽山寺解釋: 詩詞:《宿清遠峽山寺》
作者:宋之問
朝代:唐代
香岫懸金剎,飛泉屆石門。
空山唯習靜,中夜寂無喧。
說法初聞鳥,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塵市,何異武陵源。
中文譯文:
香氣從山嶺上的金色佛塔飄揚,瀑布之水飛濺在山門上。
只有空山靜靜地被修行的僧侶習慣著,午夜時分一片寂靜無聲。
初次聽到佛法的鳥兒唱起,靜靜地看猿猴們在宛如凝固般的心境中徘徊。
獨自一人遠離塵市紛擾,何其類似來自武陵源的寧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清遠峽山寺的宿處。山寺位于山嶺之上,金塔懸掛,氤氳香氣環繞,瀑布水流飛濺在石門之間。整個山寺安靜寧和,只有修行的僧人們在這片空山中默默行走,而在午夜時分更是安靜無聲。鳥兒初次傳唱佛法的時候,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的心境。作者如坐禪堂般默默地靜心觀看著猿猴們的活動,感受到了內心的定靜。在這片清幽的山寺中,作者遠離了紛擾的塵市,仿佛置身于武陵源般的寧靜之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清遠峽山寺的環境和自己在其中的心境,表達了作者在寧靜中尋找心靈安寧的愿望。在唐代的文人士大夫中,宿寺或尋幽訪勝都被視作釋放心靈的重要方式。詩中峽山寺的香氣、飛泉、空山靜謐的描繪,具有強烈的感官形象,使讀者仿佛能夠親身感受到這份寧靜。通過籠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這樣一個寧靜的環境中,最終找到了內心的定靜。整首詩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清幽寧靜氣息,帶給人一種安寧心境和思考生活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