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昭君(一作沈佺期詩) / 作者:宋之問 |
非君惜鸞殿,非妾妒娥眉。
薄命由驕虜,無情是畫師。
嫁來胡地日,不并漢宮時。
辛苦無聊賴,何堪上馬辭。
|
|
王昭君(一作沈佺期詩)解釋: 《王昭君(一作沈佺期詩)》是一首唐代的詩,作者是宋之問。詩中描繪了王昭君的悲苦遭遇,表達了她在胡地的困境和無奈。
王昭君是西漢時期的美女,她被作為禮物嫁給匈奴的王昌,成為了胡地人的妻子。詩中,作者想象了當時王昭君面對如此際遇的心情。他說,不是因為王昭君舍不得鸞殿宮闕的豪華,也不是因為她嫉妒宮中美女的容顏。而是她的命運不幸,遭遇了胡虜的凌辱,她的悲哀無情地被畫師描繪出來。
詩中還表達了王昭君與漢宮的對比。她一旦嫁到胡地,就不再擁有漢宮中的榮華富貴。她在胡地度過的日子,充滿了艱辛和痛苦,與過去的宮廷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表達了王昭君內心的苦悶和無法忍受的心境。她感嘆自己的辛苦和無聊,并表示無法忍受這樣的日子,甚至情愿上馬離開。
這首詩詞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王昭君的悲苦遭遇和對胡地生活的不滿。通過描繪她的命運和心境,詩人表達了對她的同情和憐憫。詩中的王昭君成為了悲劇時代的代表,體現了女性在封建社會中所受的悲慘待遇。這首詩詞從多個角度展現了王昭君的形象和心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