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姚給事寓直之作 / 作者:宋之問 |
清論滿朝陽,高才拜夕郎。
還從避馬路,來接珥貂行。
寵就黃扉日,威回白簡霜。
柏臺遷鳥茂,蘭署得人芳。
禁靜鐘初徹,更疏漏漸長。
曉河低武庫,流火度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揚。
暗投空欲報,下調不成章。
|
|
和姚給事寓直之作解釋: 中文譯文:
《和姚給事寓直之作》
清論滿朝陽,高才拜夕郎。
還從避馬路,來接珥貂行。
寵就黃扉日,威回白簡霜。
柏臺遷鳥茂,蘭署得人芳。
禁靜鐘初徹,更疏漏漸長。
曉河低武庫,流火度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揚。
暗投空欲報,下調不成章。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宋之問的作品,題目為《和姚給事寓直之作》。詩中描述了一位重臣姚給事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寵幸,他的才華備受贊嘆,被任命為夕郎。姚給事遵循宮廷禮儀,從遠處迎接著皇帝的貴賓們。他受到皇上的寵幸,被官方封賞為黃扉,表明其地位的崇高。他的聲威如同霜降在白色的簡紙上,凜冽而威嚴。姚給事的品德高尚,官署上裝點著蘭花的香氣,得到了皇上的表揚。皇宮的鐘聲剛剛敲響,又加快了鐘聲間隔的速度,漏刻也越來越長,暗示著時光的流逝。清晨的河水低落流動,穿過武庫,光芒如同火焰般照耀著文昌。姚給事被寄予了國家的希望,在秋天品味文思的盛宴。他暗中投遞著自己的詩作,渴望有人能欣賞和贊揚,但無奈之下,他的調子仍然無法成為經典之作。
這首詩以雄渾的口氣寫出了姚給事的權勢和威望。通過描寫宮廷和官署的細節,展示出姚給事權位的高聳,以及他個人品德的卓越。詩中運用了富有畫面感的意象,如柏臺、蘭署和流火,生動地再現了宮廷氛圍。整體來說,這首詩賦予了姚給事豐富的形象,塑造了一個在權勢與才華中徘徊的形象,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宋之問對當時社會政治現象的觀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