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桂江龍目灘 / 作者:宋之問 |
停午出灘險,輕舟容易前。
峰攢入云樹,崖噴落江泉。
巨石潛山怪,深篁隱洞仙。
鳥游溪寂寂,猿嘯嶺娟娟。
揮袂日凡幾,我行途已千。
暝投蒼梧郡,愁枕白云眠。
|
|
下桂江龍目灘解釋: 中文譯文:
《下桂江龍目灘》
午時停舟渡險灘,輕舟容易行前。
峰巒云里臨江樹,崖壁泉水噴涌。
巨石潛藏山中怪,密林中隱現仙境。
鳥兒游弋在溪水中靜寂,猿猴嘯叫在峭壁上優美的嶺谷中。
揮動袖袍已經過了幾次太陽,我的行程已經將近千里。
黃昏時投宿在蒼梧郡,愁苦難眠躺在白云之中。
詩意:
該詩通過描繪桂江龍目灘之景,展現了作者游歷途中的景色和心情。詩人以詩人獨特的筆墨描寫出了桂江風景中的山峰、峭壁、溪水、鳥鳴和猿叫等元素,描繪出了一幅靜謐優美的自然景象,同時也抒發了自身在旅途中的疲憊和無奈之情。
賞析:
這首詩細膩而刻畫,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桂江龍目灘的美麗與壯麗。其中的“峰攢入云樹,崖噴落江泉”通過描繪山峰和峭壁,以及從崖壁上涌出的泉水,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那般奇異的景象之中。同時,詩人運用“鳥游溪寂寂,猿嘯嶺娟娟”來表達河中鳥兒飛翔和猿猴嘯鳴的景象,進一步增添了詩中的生動感。
整首詩極具感人之處。通過描寫桂江龍目灘的景不斷轉移,展示出了作者在旅途中感嘆萬物美好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逐漸疲憊的身心的無奈和愁苦。最后的“揮袂日凡幾,我行途已千。暝投蒼梧郡,愁枕白云眠”,描繪了作者旅途的長途行程與思鄉之情,以及寂靜的夜晚中難以入眠的無助情緒,使讀者能夠體會到作者自身的心境。
總之,這首《下桂江龍目灘》以精細的描寫捕捉到了自然景物的細微之處,又在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感慨與思索,使整首詩兼具了景物描寫與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