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法華寺 / 作者:宋之問 |
高岫擬耆闍,真乘引妙車。
空中結樓殿,意表出云霞。
后果纏三足,前因感六牙。
宴林薰寶樹,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猶淺,溫庭橘未華。
臺香紅藥亂,塔影綠篁遮。
果漸輪王族,緣超梵帝家。
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
江郡將何匹,天都亦未加。
朝來沿泛所,應是逐仙槎。
|
|
游法華寺解釋: 詩詞:《游法華寺》
唐宋之問
高岫擬耆闍,真乘引妙車。
空中結樓殿,意表出云霞。
后果纏三足,前因感六牙。
宴林薰寶樹,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猶淺,溫庭橘未華。
臺香紅藥亂,塔影綠篁遮。
果漸輪王族,緣超梵帝家。
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
江郡將何匹,天都亦未加。
朝來沿泛所,應是逐仙槎。
中文譯文:
登高山上,仿佛是僧人的靜修場。
真誠的心引動著飛舞的仙車。
樓殿若隱若現,仿佛云霞的意境在其中。
前世的因果牽引著三足之行,六牙之感。
宴會上散發著寶樹的香氣,水滴沙子閃耀金光。
寒谷里梅花依然淺,溫庭橘花尚未盛開。
臺階上香氣四溢,紅色的藥材混亂堆放,塔影下綠竹籬笆掩映。
果實逐漸圓滿,王族超越梵帝家。
清晨行走踩住草叢,夜晚誦讀得到靈花的賞賜。
江邊郡城將有何人,天上城市也未能加入。
朝陽升起,沿著泛舟的軌跡,應該是在追尋仙船。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游玩法華寺時的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詩中運用了瑰麗的景物描寫,配以隱晦而深遠的意象,抒發了對修行者、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崇敬之情,表達了對于超越塵世、追尋仙境的向往。
賞析:
《游法華寺》以其華麗的詞藻和意境豐富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在法華寺游玩過程中的心境與情感。通過對景物、感知、情感的描寫,詩中潛含著對人生意義和超越塵世境界的探索。整首詩運用了大量意象和隱喻,名詞和動詞的選擇極具表現力,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超越凡俗的境界。同時,通過詩中的隱晦意象,讓讀者有一種自由聯想的空間,進而引發出對于人生意義和超越境界的深思。
該詩以其凝練而華麗的語言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成功地描繪出了法華寺的神秘與美麗,體現了作者對修行、超越凡俗的向往之情,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