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端州初入西江 / 作者:宋之問 |
問我將何去,清晨溯越溪。
翠微懸宿雨,丹壑飲晴霓。
樹影捎云密,藤陰覆水低。
潮回出浦駛,洲轉望鄉迷。
人意長懷北,江行日向西。
破顏看鵲喜,拭淚聽猿啼。
骨肉初分愛,親朋忽解攜。
路遙魂欲斷,身辱理能齊。
疇日三山意,于茲萬緒暌。
金陵有仙館,即事尋丹梯。
|
|
發端州初入西江解釋: 中文譯文:
問我將何去,清晨溯越溪。
翠微懸宿雨,丹壑飲晴霓。
樹影捎云密,藤陰覆水低。
潮回出浦駛,洲轉望鄉迷。
人意長懷北,江行日向西。
破顏看鵲喜,拭淚聽猿啼。
骨肉初分愛,親朋忽解攜。
路遙魂欲斷,身辱理能齊。
疇日三山意,于茲萬緒暌。
金陵有仙館,即事尋丹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宋之問初入西江發端州時的心情和感受。
詩的第一句“問我將何去,清晨溯越溪。”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感,他在清晨上溯越溪時,不知道自己將要走向何方。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環境的變化,如“翠微懸宿雨,丹壑飲晴霓。”描繪了青山綠水的美景,以及雨水后的清爽氣息。
詩中的“樹影捎云密,藤陰覆水低。”和“潮回出浦駛,洲轉望鄉迷。”描繪了樹木和藤蔓的陰影覆蓋著江水,以及潮水回漲,給人一種望鄉的迷離感。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離別和困境的思考和感慨。“人意長懷北,江行日向西。”表達了詩人心中懷念北方的情感,而自己的行程卻朝西行去。“破顏看鵲喜,拭淚聽猿啼。”表現了詩人在路途中歡笑和悲傷的情緒波動。
最后的幾句詩,描述了詩人與家人分別的痛苦和友情的解散。“骨肉初分愛,親朋忽解攜。”可見詩人對于離別的痛苦和為親友解攜的無奈。“路遙魂欲斷,身辱理能齊。”描繪了詩人長途行走的勞累和思鄉之情。“疇日三山意,于茲萬緒暌。”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迷茫。“金陵有仙館,即事尋丹梯。”表明詩人的目的地是金陵,他希望能夠在那里找到一條攀登仙境的途徑。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描述詩人心境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思考、憂慮和希望。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波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