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國太夫人挽歌 / 作者:宋之問 |
鸞死鉛妝歇,人亡錦字空。
悲端若能減,渭水亦應窮。
|
|
鄧國太夫人挽歌解釋: 《鄧國太夫人挽歌》是唐代宋之問創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鸞死鉛妝歇,人亡錦字空。
悲端若能減,渭水亦應窮。
詩意:
這首詩詞以挽歌的形式表達了對鄧國太夫人(楊玉環)的悼念之情。詩中表現了詩人對楊玉環的愛慕之情以及對她的早逝的痛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精煉地表達了詩人宋之問對楊玉環的追憶和悼念之情。首句“鸞死鉛妝歇,人亡錦字空”采用寓言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楊玉環昔日的美麗和她離世后的凄涼。鉛妝是楊玉環的妝容,鸞是楊玉環的比喻,鉛妝歇指楊玉環離世后妝容的消失,鸞死指楊玉環的死亡。錦字代表楊玉環的美名,人亡錦字空則表達了楊玉環離世后楊貴妃這個名字已無實體存在。這樣的表達方式使詩詞更具隱喻性和情感沖擊力。
接下來的兩句“悲端若能減,渭水亦應窮”以楊玉環的離世為起點,表達了詩人對楊玉環的傷痛無法減少的感嘆。悲端指楊玉環的死亡事端,減指減少,渭水指常與長安城相連的渭河,應窮則意味著詩人的悲痛無法結束。這樣的描繪使整首詩詞更具悲憤之情。
通過以上的描寫和意象,詩詞向讀者展現了楊玉環的短暫而悲劇的一生,以及詩人對她的深情追憶。整首詩詞在表達悲傷之情的同時,也暗含了對這個悲劇故事的追問和反思,對社會現實的露骨批判,因此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