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泊湘江 / 作者:宋之問 |
五嶺恓惶客,三湘憔悴顏。
況復秋雨霽,表里見衡山。
路逐鵬南轉,心依雁北還。
唯馀望鄉淚,更染竹成斑。
|
|
晚泊湘江解釋: 中文譯文:
晚上停泊在湘江邊,五嶺山的客人煩惱不安,三湘地區的人面色憔悴。此時秋雨過后天氣晴朗,從表面上可以看到衡山山峰。我沿著鵬鳥飛行的南方轉向北方,我的心卻隨著雁鳥飛回故鄉。只剩下對故鄉的思念之淚,更染上竹子的斑點。
詩意:
這首詩以晚上停泊在湘江的場景為背景,描繪了旅途中思鄉之情。作者身處陌生的地方,五嶺山的客人因為異鄉的辛苦生活而感到煩惱不安,而三湘地區的人也因為辛勞而面色憔悴。然而,秋雨過后,天氣晴朗,表面上可以看到衡山的美景,這給了他們一絲安慰。在繼續旅行的道路上,作者心中仍然依戀著北方的故鄉,渴望回去。他灑下了思鄉的淚水,這些淚水染上了竹子的斑點,象征著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賞析:
《晚泊湘江》是一首寫旅途中思鄉之情的詩。作者宋之問用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旅客身處異鄉的孤寂和思鄉的渴望。通過景物描寫,詩人展現了大自然的美景,如秋雨過后的明凈天空,衡山的山峰等等,營造了一種寧靜和安慰的氛圍。
詩歌最后幾句以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為中心,通過描述思鄉之淚染上了竹子的斑點,表達了旅客內心的痛苦和矛盾情感。這種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的表達手法,既展示了詩人的瓊思雅致,又傳達了對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
整體上,這首詩氛圍寧靜而深情,既抒發了對鄉愁的感觸,又展示了對大自然的敏感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