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 作者:宋之問 |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
舟凌石鯨度,槎拂斗牛回。
節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沉灰。
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
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
|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解釋: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是宋之問在唐代時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時節在昆明池舉行的盛大聚會,氣氛歡快而快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天愉快的時光,昆明池的會議開始。
微波蕩漾,帳殿敞開。
船只仰著石鯨,凌空而過;
木筏拂過斗牛,又繞回去。
昆明池的草木已經凋零,
而柳樹仍然籠罩在暗影中等待春天的到來。
大象在波浪中沐浴,
而燒毀的痕跡指示著一場災難之后的平靜。
高唱周文之樂,歌頌漢武之才。
不用擔心明月的消失,因為它的代替品夜珠已經到來。
這首詩詞展示了一個春天的場景,描繪了昆明池的景色和春天的氛圍。通過描繪昆明池的壯麗景色,詩人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命的熱情。詩中還表達了對文化傳統和歷史名人的贊美,以及對夜晚和暗影中的美好事物的期盼。整首詩意既歡樂又富有哲理,傳遞出對自然和人文的贊美和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象征、擬人、對比等,使詩詞更具藝術感和情感共鳴。通過運用這些手法,詩人成功地繪制了一個充滿情感和美好景色的圖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