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巴州楊使君 / 作者:韓翃 |
白云縣北千山口,青歲欲開殘雪后。
前驅錦帶魚皮鞮,側佩金璋虎頭綬。
南鄭侯家醉落暉,東關陌上著鞭歸。
愁看野馬隨官騎,笑取秦人帶客旗。
使者下車憂疾苦,豪吏銷聲出公府。
萬里歌鐘相慶時,巴童聲節渝兒舞。
|
|
送巴州楊使君解釋: 詩詞:《送巴州楊使君》
白云縣北千山口,青歲欲開殘雪后。
前驅錦帶魚皮鞮,側佩金璋虎頭綬。
南鄭侯家醉落暉,東關陌上著鞭歸。
愁看野馬隨官騎,笑取秦人帶客旗。
使者下車憂疾苦,豪吏銷聲出公府。
萬里歌鐘相慶時,巴童聲節渝兒舞。
譯文:
送別巴州楊使君
白云縣北有千山口,青春即將來臨,雪已殘留。
前方的隊伍頭佩錦帶,腳穿魚皮鞮,腰懸金璋虎頭綬。
南鄭侯家失魂落魄,東關陌上含淚驅車歸。
憂心地看著野馬跟隨著官騎,忍不住嘲笑起秦國人跟著作客的樣子。
使者走下車,憂愁病苦不堪,士人消聲離開官府。
萬里歌鐘在相慶的時刻敲響,巴童的歌聲和渝兒的舞蹈歡快動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送別巴州楊使君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使君的儀仗和服飾,展示了他的高貴和榮耀。使君離開巴州,返回南鄭侯家,但他失去了往日的豪邁和醉醺醺的氣象,顯得悲傷沉郁。詩人以此反襯出巴州的豪吏們紛紛離去的境況。然而,詩人仍然以歡快的語氣描繪了相慶的場景,表達出對儀式的贊美。最后兩句表現出了巴州的歡樂氛圍,歌聲和舞蹈讓人們的心情更加愉悅。整首詩通過對比來表現了使君的離別和巴州的繁榮,展示了巴州的盛景和民俗風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