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武陵李少府 / 作者:韓翃 |
小縣春山口,公孫吏隱時。
楚歌催晚醉,蠻語入新詩。
桂水遙相憶,花源暗有期。
郢門千里外,莫怪尺書遲。
|
|
寄武陵李少府解釋: 寄武陵李少府
小縣春山口,
公孫吏隱時。
楚歌催晚醉,
蠻語入新詩。
桂水遙相憶,
花源暗有期。
郢門千里外,
莫怪尺書遲。
譯文:
我寄給武陵的少府李公孫
在小縣的春天山口,
李公孫隱居其中。
楚歌催促著濃醉,
蠻語涌入新的詩篇。
桂水遙遠,相互懷念,
花源暗中有預謀。
郢門千里之外,
不要怪罪我的書信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韓翃寫給武陵李少府的一首寄托情思之作。詩中通過吟詠小縣春山口的景色,表現了詩人對李少府的友情之情。詩人由此引出了李少府隱居山中的狀態,并描寫了他晚上聽到楚歌而陶醉的場景。接著詩人又談及自己西送詩集,詩篇中融入了蠻語的情節。這一情節的出現,使得詩篇如此短小精悍,通過這一視覺與聽覺之間的對比,展示了詩人與李少府不同的生活狀態。
接下來,詩人以桂水和花源寓指隱居的主人。桂水表示詩人對李少府的思念之情,而花源則象征了他對未來的期盼。此處的桂水的描述生動而深情。最后,詩人提及自己寄給李少府信件的遲到。郢門指的是李少府的住所所在的地方,這句表達了詩人心急如焚的情感。
整首詩以郁郁寡歡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對李少府的思念與期待之情。這首詩言簡意賅,結構緊湊,情感直接,充滿了親切與真摯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