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王起居不遇留贈 / 作者:韓翃 |
雙龍闕下拜恩初,天子令君注起居。
載筆已齊周右史,論詩更事謝中書。
行聞漏滴隨金仗,入對爐煙侍玉除。
賀客自知來獨晚,青驪不見意何如。
|
|
訪王起居不遇留贈解釋: 訪王起居不遇留贈
雙龍闕下拜恩初,
天子令君注起居。
載筆已齊周右史,
論詩更事謝中書。
行聞漏滴隨金仗,
入對爐煙侍玉除。
賀客自知來獨晚,
青驪不見意何如。
中文譯文:
我初次在雙龍闕下拜見天子,
天子令我為他辦理起居。
記錄筆已準備好,周圍的史官們齊齊整整,
討論詩詞的事情,我向中書令道謝。
我聽到了宮闈中漏水的聲音,和金仗的聲音一起;
進入內殿時,爐煙繚繞,玉除靜候。
賀客們都自知到來的時機有點晚了,
青驪(指中書令)卻沒有來意,我該如何應對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韓翃寫給中書令王起居的一首留贈。詩中,作者表達了自己拜見天子注疏起居的初次經歷,以及受到中書令和周右史的器重和幫助之情。作者以朝廷的事務為背景,描繪了皇宮內部的場景和氛圍。描寫了宮闈的聲音和景象,表達了自己作為儒臣的成就和自豪感。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身世的感慨,以及對困境中的自省和自問。通過描述自己晚來的賀客和中書令未見的青驪,表達了自己雖然遲到,但不甘心被時代落下的迷茫和困惑。詩中折射出作者對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思考,以及對時代動蕩和政治環境的思索。
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句式,流暢的韻律,展現了韓翃的才華和對詩歌藝術的嫻熟運用。通過對宮闈的生動描寫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詩中透露出一種深刻的內心獨白,體現了作者對仕途的心跡和對宮廷生活的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