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府張參軍附學(xué)及第東歸 / 作者:韓翃 |
鄰家不識斗雞翁,閉戶能齊隱者風(fēng)。
顧步曾為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
一身千里寒蕪上,單馬重裘臘月中。
寂寂故園行見在,暮天殘雪洛城東。
|
|
送王府張參軍附學(xué)及第東歸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王府張參軍附學(xué)及第東歸
鄰家不識斗雞翁,
閉戶能齊隱者風(fēng)。
顧步曾為小山客,
成名因事大江公。
一身千里寒蕪上,
單馬重裘臘月中。
寂寂故園行見在,
暮天殘雪洛城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韓翃寫給王府張參軍的送別詩。詩中描述了張參軍的品行和經(jīng)歷,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送行之情。
首先,詩人寫道“鄰家不識斗雞翁”,意味著張參軍不僅是鄰居們所不了解的普通人,也是一個不引人注目的隱者。他能夠閉門不出,卻能夠與隱居的風(fēng)格相得益彰。
接著,詩人提到了張參軍曾經(jīng)是一個小山客,這說明他曾經(jīng)是個游山玩水的人,有著追求自然和寧靜的品味。然而,他最終成名,是因為他在大江公事上的表現(xiàn)。這里的大江可能指的是長江,也可能是指其他重要的江河,表明張參軍在政治事務(wù)上有所成就。
然后,詩人描寫了張參軍東歸的情景。他穿越千里荒蕪之地,獨自騎馬,穿著厚重的皮袍,趕在臘月的寒冷中。這一描寫突出了張參軍返鄉(xiāng)的艱辛和決心。
最后,詩人寫道張參軍在故鄉(xiāng)行走時,看到了洛陽東邊的暮天殘雪。這一景象象征著歲月的流轉(zhuǎn)和故鄉(xiāng)的變遷,給人一種寂寞和凄涼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張參軍的敬佩和送別之情。通過描寫他的品行和經(jīng)歷,詩人展示了他的才華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整體上,這首詩展示了唐代士人追求功名和回歸故鄉(xiāng)的復(fù)雜心態(tài),以及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辛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