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女彈箏歌 / 作者:顧況 |
鄭女八歲能彈箏,春風(fēng)吹落天上聲。
一聲雍門淚承睫,兩聲赤鯉露鬐鬣,三聲白猿臂拓頰。
鄭女出參丈人時,落花惹斷游空絲。
高樓不掩許聲出,羞殺百舌黃鶯兒。
|
|
鄭女彈箏歌解釋: 《鄭女彈箏歌》是唐代詩人顧況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名叫鄭女的少女彈箏的情景,表達(dá)了她的音樂才華和美麗動人的形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鄭女八歲能彈箏,
春風(fēng)吹落天上聲。
一聲雍門淚承睫,
兩聲赤鯉露鬐鬣,
三聲白猿臂拓頰。
鄭女出參丈人時,
落花惹斷游空絲。
高樓不掩許聲出,
羞殺百舌黃鶯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鄭女八歲時就能彈奏箏為開篇,展示了她的音樂才華。接著,詩人用春風(fēng)吹落天上聲來形容她的琴音,表達(dá)了她音樂的美妙和動人之處。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鄭女彈奏箏時的情景。第一聲琴音讓人想起了雍門的淚水,暗示了鄭女的琴音帶有悲傷和感傷的情感。第二聲琴音則讓人聯(lián)想到赤鯉的鱗片和鬃毛,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鄭女琴音的美麗和華麗。第三聲琴音則讓人想起了白猿的臂膀和臉頰,形象地表達(dá)了鄭女琴音的高亢和激昂。
最后兩句描述了鄭女離開家參加丈人的場景。她的琴音如此動人,以至于落花都被她的琴音吸引而斷了游絲。高樓也無法遮掩她的琴聲,甚至讓百舌鳥和黃鶯感到羞愧。這些描寫展示了鄭女琴音的威力和魅力,以及她在音樂上的獨(dú)特才華。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鄭女的琴音,展示了她的音樂才華和美麗動人的形象,同時也表達(dá)了音樂的魅力和力量。詩人通過形象的描寫和比喻,使詩詞充滿了生動的意象和情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