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剡紙歌 / 作者:顧況 |
云門路上山陰雪,中有玉人持玉節。
宛委山里禹馀糧,石中黃子黃金屑。
剡溪剡紙生剡藤,噴水搗后為蕉葉。
欲寫金人金口經,寄與山陰山里僧。
手把山中紫羅筆,思量點畫龍蛇出。
政是垂頭蹋翼時,不免向君求此物。
|
|
剡紙歌解釋: 剡紙歌
云門路上山陰雪,
中有玉人持玉節。
宛委山里禹馀糧,
石中黃子黃金屑。
剡溪剡紙生剡藤,
噴水搗后為蕉葉。
欲寫金人金口經,
寄與山陰山里僧。
手把山中紫羅筆,
思量點畫龍蛇出。
政是垂頭蹋翼時,
不免向君求此物。
中文譯文:
在云門路上山陰的雪地上,
有一個玉人手持玉節。
禹是山里遺留下來的糧食,
石頭中有黃子和黃金的屑。
剡溪里的剡紙由剡藤生長,
用噴水搗碎后作成蕉葉。
想要寫下金人的金口經,
寄給山陰山里的僧人。
手中拿著山中傳來的紫羅筆,
思考著如何描畫出龍和蛇。
政治上危機四伏的時候,
不禁向你求助這樣的物件。
詩意和賞析:
《剡紙歌》是唐代顧況創作的一首詩歌。詩中描繪了一個山陰的冬天景色,同時抒發了作者對古人文化的向往和思考。
詩中的云門路、山陰雪和玉人持玉節等描述了寒冷的冬天景象,給人一種冰雪世界的感覺。
禹和黃金的屑象征著傳統文化的瑰寶,分別代表了遠古時代的遺留物和歷史遺跡。剡溪的剡紙則是反映了古代紙張的制作工藝和傳統藝術的延續。
詩中提到欲寫金人金口經,寄與山陰山里僧。金人指的是銅人,金口經則是指質地堅硬的經書。這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學問和文化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作者盼望得到一支紫羅筆,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用這支特殊的筆來描繪龍和蛇,表達出對古代文化和智慧的敬仰。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和對古代文化的追思,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智慧的向往和思考,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情懷和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