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歙山棲霞寺 / 作者:顧況 |
明征君舊宅,陳后主題詩。
跡在人亡處,山空月滿時。
寶瓶無破響,道樹有低枝。
已是傷離客,仍逢靳尚祠。
|
|
題歙山棲霞寺解釋: 《題歙山棲霞寺》是唐代詩人顧況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明征君(陳后主)的舊宅,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歷史的沉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明征君舊宅,
TheformerresidenceofMingZhengJun,
陳后主題詩。
ApoemdedicatedtoChenHouZhu,
跡在人亡處,
Thetracesremainwherepeoplehavegone,
山空月滿時。
Whilethemountainisemptyandthemoonisfull.
寶瓶無破響,
Thepreciousvasemakesnosound,
道樹有低枝。
Thetreesbythepathhavelowbranches.
已是傷離客,
Alreadyasorrowfuldepartingguest,
仍逢靳尚祠。
StillencounteringthetempleofJinShang.
詩詞通過描述明征君(陳后主)的舊宅來展示了逝去的時光和歷史的變遷。明征君是指陳后主,他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最后一位君主。在詩中,作者提及了明征君的舊宅,借此引發對過去的回憶和對逝去時光的思考。
"跡在人亡處,山空月滿時"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更迭。雖然人已離去,但他們留下的痕跡仍然存在,將人們與往事連接起來。詩人以"山空月滿"形容明征君的舊宅,強調了時光的流逝和歷史的變化。
"寶瓶無破響,道樹有低枝"用于描繪明征君舊宅的景象。寶瓶是指寺廟中的佛瓶,但已經沒有聲音,表達了它不再活躍的狀態。道樹是指宮廷或者宗廟中祭拜神靈的樹木,樹枝低垂,象征著宮廷的衰敗和荒涼。
"已是傷離客,仍逢靳尚祠"表達了作者與明征君一樣的情感。已經是離別的客人了,但仍不時地遇到靳尚祠。靳尚祠是指靳尚演(字稱靳文石),他是陳后主的一位重要臣子,被賞識并被封為yuǎngòng。詩中的"靳尚祠"可以理解為歷史中的遺跡和世事的變遷,暗示著歷史的持續發展和人事的更迭。
總的來說,此詩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歷史的沉思。通過描繪明征君的舊宅和相關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中融入了對歷史人物和遺跡的描寫,以展現歷史的發展和人事的變遷。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帶給人們對歷史的思索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