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苔蘚山歌 / 作者:顧況 |
野人夜夢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閑。
野人覺后長嘆息,帖蘚粘苔作山色。
閉門無事任盈虛,終日欹眠觀四如。
一如白云飛出壁,二如飛雨巖前滴,三如騰虎欲咆哮,四如懶龍遭霹靂。
嶮峭嵌空潭洞寒,小兒兩手扶欄干。
|
|
苔蘚山歌解釋: 《苔蘚山歌》是唐代詩人顧況創作的一首詩歌。詩中描繪了一個野人在夢中游歷江南山的景象,以及他醒來后對自然景色的感慨和思考。
詩中的野人在夢中游覽江南山,山深處松樹和桂花靜靜地生長。野人醒來后長嘆息,發現自己的房間被苔蘚和青苔覆蓋,形成了山的景色。他閉門無事,任由世事盈虛,整天傾眠觀察四周的景象。他將自然界的景象比喻為白云飛出山壁、飛雨滴在巖石前、騰虎欲咆哮和懶龍遭遇霹靂。這些景象峻峭而空靈,洞寒而深遠。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一個小孩子雙手扶著欄桿,站在峭壁上。這個形象可能是詩人對自然景色的一種想象,也可能是詩人對自己內心的一種寄托。小孩子的姿態象征著純真和無憂無慮,與野人的思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的變化和對自然景象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詩歌更加生動有趣。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唐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