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石甕寺 / 作者:馬戴 |
僧室并皇宮,云門輦路同。
渭分雙闕北,山迥五陵東。
修綆懸林表,深泉汲洞中。
人煙窺垤蟻,鴛瓦拂冥鴻。
蘚壁松生峭,龕燈月照空。
稀逢息心侶,獨禮竺乾公。
|
|
題石甕寺解釋: 《題石甕寺》是唐代詩人馬戴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石甕寺的景象。
詩意:
這首詩以石甕寺為寫作背景,表達了作者馬戴對這座寺廟的景象的贊美。他用精煉的文字,描繪了寺廟的美麗和寧靜,以及寺廟與皇宮的相鄰。通過描寫寺廟周圍的自然景觀,如山、水等元素,展現了寺廟的秀美與神秘感。
譯文:
僧房與皇宮相鄰,云門輦路同。
渭河分隔了雙闕北側,山峰高聳在五陵東。
修繩懸掛在林表,深泉汲取自洞中。
人煙稀少,只能窺視到螞蟻(寺廟的寧靜和幽靜),
鴛鴦瓦礫上劃過黑天飛鴻。
苔蘚長在堅硬的石壁上,松樹直立峭峭。
龕燈照亮了空中,如同明亮的月光。
偶爾會遇到心靈的伴侶,獨自向竺乾公(佛教禪宗高僧)致敬。
賞析:
《題石甕寺》以石甕寺為題材,通過對寺廟周圍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寺廟的美麗和莊嚴。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對仗等,使詩句更富有畫面感。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寺廟的敬仰之情,以及對寺廟所傳承的佛教文化的推崇。整首詩語言簡練,形象鮮明,表達了作者對宗教與自然的融合的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