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和北虜使 / 作者:馬戴 |
路始陰山北,迢迢雨雪天。
長城人過少,沙磧馬難前。
日入流沙際,陰生瀚海邊。
刀镮向月動,旌纛冒霜懸。
逐獸孤圍合,交兵一箭傳。
穹廬移斥候,烽火絕祁連。
漢將行持節,胡兒坐控弦。
明妃的回面,南送使君旋。
|
|
送和北虜使解釋: 《送和北虜使》是唐代馬戴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送行北虜使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邊疆的關注和憂慮。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路始在陰山北,遠遠遙望雨雪紛飛的天空。
長城上的人很少,馬難以前行在沙漠之上。
太陽落在流沙的邊緣,陰影蔓延到瀚海的邊際。
軍刀和戰車逆著月光揮動,旌旗冒著霜氣高懸空中。
獵獸者孤立地合攻,在交戰中只需要一個箭傳遞信息。
高高的帳篷移動著前哨,沁人心脾的烽火在祁連山脈上消失。
漢將持著節杖前行,胡人坐在那邊控制著弓弦。
明妃回過頭,向南送別使君的回旋。
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作者對于邊疆的關懷和擔憂之情。作者描繪了北方邊疆的荒涼景象,長城上的人稀少,穿越沙漠十分艱難。詩中還描述了戰火紛飛的場景,旗幟高懸、刀光劍影,邊塞上的戰斗激烈而兇險。不過詩的最后,作者提及了明妃回望南方的情景,送別使者的歸途,給整個詩增添了一絲慰藉。
整首詩詞運用了形象豐富的描寫手法,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邊塞的嚴峻和戰爭的殘酷。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景物環境的描繪,詩人成功地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亂的憂慮。這首詩詞具有時代特色,展示了唐代邊塞生活的艱辛和邊疆戰爭的殘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