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二首 / 作者:馬戴 |
親在平陽憶久歸,洪河雨漲出關遲。
獨過舊寺人稀識,一一杉松老別時。
龕中破衲自持行,樹下禪床坐一生。
來往白云知歲久,滿山猿鳥會經聲。
|
|
送僧二首解釋: 《送僧二首》是唐代馬戴的詩作,描寫了在平陽追憶久違的歸鄉、出關時洪河漲水遲遲未退,獨自走過人煙稀少的舊寺,破衲袍上伴隨著長久的行走,坐在禪床上扎根一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禪宗修行的堅持和執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親自在平陽追憶久違的歸鄉,
洪河因雨漲,路途被延遲。
獨自走過人跡罕見的舊寺院,
唯有一棵棵杉樹見證著相聚與分離。
破衲僧衣一直伴隨行走,
禪床下坐上了一生。
白云來來往往,見證歲月的流逝,
山中猿鳥聽見經聲。
詩意和賞析:
馬戴的《送僧二首》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禪宗僧人的旅途經歷和修行歷程。詩中的僧人在平陽,一方面憶起久違的鄉愁,另一方面無奈于洪河因雨漲水而出關遲遲未能啟程。他孤獨地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舊寺院,看到了稀少的人跡和熟悉的杉樹。他的僧衣上裂開了破洞,這是多年行走的見證,而他的一生則扎根在禪床上。白云來來往往,山中的猿鳥伴隨著經聲,告訴他時間的流逝。
這首詩傳達了馬戴對時間流逝的感慨,以及僧人修行的堅持和執著。通過描寫僧人的旅途和禪修,詩人折射出自己的心靈追求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中的寺院、杉樹、破衲土僧衣以及禪床等元素,都成為了寄托詩人情感和思想的符號。整首詩意境清幽,給人一種寧靜和悠遠的感覺。通過對禪修生活的描寫,表達了尋求心靈歸宿和追求內心平和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