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歸金山寺 / 作者:馬戴 |
金陵山色里,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云。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
|
送僧歸金山寺解釋: 《送僧歸金山寺》是唐代詩人馬戴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繪了送僧歸金山寺的情景,以山色、蟬鳴、夕陽和磬聲等自然景物來烘托出僧人的離別情感和寺廟的寧靜氛圍。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金陵山色里,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云。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詩意:詩人身處金陵山色之中,感受到了蟬鳴聲逐漸急促,預示著秋天即將到來。遠離城市,有座寺廟橫臥在洲島之上,僧人要歸去寺廟,渡過水面。夕陽漸漸落下,仿佛依靠在岸邊,猶如收斂了光芒。寺廟中傳來清脆的磬聲,被潮水聲隔絕著。詩人遠遠想象著禪林下的景象,爐香帶著月色在焚燒。
賞析: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烘托出離別的情感和寺廟的寧靜氛圍。金陵山色、蟬鳴和夕陽落下的描繪,烘托出離別的憂傷和季節變遷的暗示。寺廟在洲島上的位置,表現出一種與世隔絕的寧靜境界。清脆的磬聲隔絕于潮水聲之后,進一步強調出寺廟的寧靜和超脫。詩人遙想禪林下的景象,爐香帶著月光在焚燒,更突出了寺廟的禪修氛圍和寧靜祥和的境界。
整個詩篇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出離別的憂傷和寺廟的寧靜境界,給人以思索和遐思的空間,展現了唐代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精神追求的追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