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原春望 / 作者:張喬 |
無窮名利塵,軒蓋逐年新。
北闕東堂路,千山萬水人。
云離僧榻曙,燕遠鳳樓春。
荏苒文明代,難歸釣艇身。
|
|
秦原春望解釋: 秦原春望
無窮名利塵,軒蓋逐年新。
北闕東堂路,千山萬水人。
云離僧榻曙,燕遠鳳樓春。
荏苒文明代,難歸釣艇身。
譯文:
無盡的名利塵埃,車馬不斷新來。
北闕東堂路上,千山萬水中行人。
晨云離開僧榻,春燕飛越鳳樓。
文明的時代過得飛快,釣艇身難以回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秦原春天的景色和對現實社會的感嘆。
詩人以軒蓋(形容華麗的車馬)和名利塵埃來形容社會的美好與繁華,在這個崇尚名利的世界中,追逐名利的人似乎越來越多。
北闕和東堂路分別指朝廷的官校和官道,描繪了忙碌而熱鬧的社會場景。
云離僧榻和燕遠鳳樓春則展示了自然環境的美麗。僧榻上的云離意味著清晨的云霧,鳳樓上的燕遠則指的是飛翔的燕子,這些都象征著春天的到來。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文明的時代經歷飛快的發展,但是釣艇身無法回歸,可能意味著詩人對寧靜和簡樸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