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興善寺僧道深院 / 作者:張喬 |
江峰峰頂人,受法老西秦。
法本無前業,禪非為后身。
院栽他國樹,堂展祖師真。
甚愿依宗旨,求閑未有因。
|
|
題興善寺僧道深院解釋: 中文譯文:
在興善寺的僧人深邃的院子里題字。江峰峰巔有人,接受過西秦的法。法本沒有前世的業,禪不是為來世的身。院子里種著異國的樹,殿堂中展示著祖師的真正教誨。非常希望依照宗旨,但卻沒有尋找閑適的機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張喬所作,寫的是在興善寺的僧人,題字于僧道深邃的院子里。詩中通過描述這個僧人的境遇和心境,傳達出對佛法和禪修的理解。
首先,詩中提到江峰峰巔有人,接受過西秦的法。這里的江峰指的是僧人所在的興善寺,人指的是這位僧人自己。他受到了西秦的法傳承,成為了法師。法本沒有前世的業,說明佛法教誨是超越了個人的前世因果,是超越了個體經歷的智慧。禪不是為來世的身,說明禪修不是為了來世的功德和回報,而是為了此時此刻的覺醒和解脫。
其次,詩中提到院子里種著異國的樹,殿堂中展示著祖師的真正教誨。這里的異國樹和祖師教誨的展示,都可以理解為佛法的傳播與延續。樹是佛法在異國的傳播,表示佛法逐漸扎根并開花結果;祖師教誨的展示,則代表了傳統佛法的傳承和守護。
最后,詩中提到作者希望依照宗旨,但卻沒有尋找到閑適的機緣。這反映了僧道的修行者在追求佛法真諦和覺醒的同時,也面臨著塵世的紛擾和種種困難。但作者仍然懷揣著對佛法的熱愛和追求,希望能夠找到閑適的機會去繼續修行。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僧道深院中的境景和理念,傳達了對佛法和修行的理解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在塵世中修行者所面臨的現實困境。詩意深邃,帶有修行者對佛法的熱愛和追求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