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一作塞下曲) / 作者:張喬 |
勒兵遼水邊,風急卷旌旃。
絕塞寒無樹,平沙勢盡天。
雪晴回探騎,月落控鳴弦。
永定山河誓,南歸改漢年。
|
|
塞上(一作塞下曲)解釋: 詩詞《塞上(一作塞下曲)》描寫了在遼水邊上勒兵的壯麗景象。詩人通過描繪風急卷旌旃、絕塞寒無樹、平沙勢盡天等景象,展現了塞上的廣袤遼闊和充滿荒涼的環境。隨著雪晴和月落,詩中又加入了回探騎和控鳴弦的形象,與剛剛描繪的軍隊形成對比,體現了堅定而勇敢的精神。最后,詩人表示要永遠捍衛山河,改變漢年,寄托了對祖國的深情和對家園的熱愛。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邊境上勒兵的場景,展現了遼闊廣袤的塞外風光和堅定勇敢的精神。詩人表達了對家園的熱愛和對國家的壯麗事業的決心。這首詩體現了中國古代士人的軍國情懷和自豪感,以及對民族精神的追求。
中文譯文:
勒兵邊遼水,
風急卷旌旃。
寒塞樹不生,
平沙直至天。
雪晴回探騎,
月落控鳴弦。
永定山河誓,
南歸改漢年。
賞析:
《塞上(一作塞下曲)》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邊境的軍事景象,通過色彩飽滿的詞語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大漠遼闊的壯麗景象和軍人的英勇精神。詩中運用了寒冷孤寂的自然景觀來強調大漠無人的遼闊和荒涼,突出了軍隊的英姿和威武。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忠誠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現了壯麗的山河和民族精神的堅守,并表達了壯志凌云、報效國家的決心。整首詩簡練而有力,語言生動,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