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江旅次 / 作者:張喬 |
行人愁落日,去鳥倦遙林。
曠野鳴流水,空山響暮砧。
旅途歸計晚,鄉樹別年深。
寂寞逢村酒,漁家一醉吟。
|
|
吳江旅次解釋: 《吳江旅次》
行人愁落日,去鳥倦遙林。
曠野鳴流水,空山響暮砧。
旅途歸計晚,鄉樹別年深。
寂寞逢村酒,漁家一醉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喬的作品,通過描寫旅途中的景物和情感,表達了一個行旅者的愁思之情。
詩的開篇,行人看著夕陽的西下,感到愁緒油然而生。途中,遠鳥已經疲倦地飛入了林間,這也讓行人覺得自己的旅途漫長無盡。
隨著行進,張喬描繪了一片曠野,流水在曠野中發出悠遠的鳴叫聲,空山中傳來砧杵的聲音。這些景物的描繪加深了行人的孤獨和寂寞感。
行人的旅途已經接近結束,回鄉的日子越來越近,但是此時離歸鄉的目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途,讓人感到計劃歸期的遙遠。
鄉村的樹木陌生了好久的行人,幾年離別的時間讓這些樹木變得懷念而陌生。這一抒情的描寫,表達了行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
最后兩句表達了行人寂寞時的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行人孤寂時遇到了一個漁家,他喝著酒,借著酒的醉意吟唱,這種漁家吟唱酒的情景,給行人帶來了短暫的慰藉。
整首詩以行人的視角,描寫了旅途中的景物和行人的情感變化,表達了行人的愁思和孤寂。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唐代詩人擅長以自然景色來反映人情的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