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沈長官三首 / 作者:蘇軾 |
家山何在兩忘歸,杯酒相逢慎勿違。
不獨飯山嘲我瘦,也應糠核怪君肥。
男婚已畢女將歸,累盡身輕志莫違。
聞道山中食無肉,玉池清水自生肥。
造物知吾久念歸,似憐衰病不相違。
風來震澤帆初飽,雨入松江水漸肥。
|
|
次韻沈長官三首解釋:
《次韻沈長官三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山何在兩忘歸,
杯酒相逢慎勿違。
不獨飯山嘲我瘦,
也應糠核怪君肥。
男婚已畢女將歸,
累盡身輕志莫違。
聞道山中食無肉,
玉池清水自生肥。
造物知吾久念歸,
似憐衰病不相違。
風來震澤帆初飽,
雨入松江水漸肥。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以次韻沈長官的方式寫的三首詩。整首詩主題圍繞著歸鄉、家園和身體狀況展開。詩人首先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渴望,即使在飲酒相聚之際,也要謹慎行事,以免違背了歸鄉的初衷。詩人自嘲自己在家鄉飯食的貧乏,被人取笑瘦弱,而同時也提醒對方不要因為自己的肥胖而怪罪自己。接著,詩人談及男兒已經完婚,女兒將要歸嫁,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達到了極限,希望大家不要違背自己輕松的志向。最后,詩人聽說山中的食物沒有肉,但是玉池的清水卻可以自生肥沃,這讓他思考造物主久久念及他的歸鄉之心,似乎是在憐憫他的衰弱和疾病,不愿違背他的愿望。風來震動澤國的帆船剛得滿足,雨水灌溉松江的水漸漸肥沃。
賞析:
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對家鄉、歸鄉和身體狀況的描寫,展示了蘇軾對歸鄉的渴望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以自嘲和調侃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自身瘦弱和家鄉貧困的認識。他通過對食物和水源的比較,凸顯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對造物主的感激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家園的眷戀,同時也在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和造物主的憐憫。整體上,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
|
|